Author: admin
Uncategorized
我们清华校友艺术团合唱队,受邀将参演5月26日周四7:45pm,在何伯昭剧场纪念辛亥革命百年的大型晚会,在其中《百年清华 科技兴国》篇章里,演唱《清华,我的母校》和著名老校友刘元任作曲的名曲《教我如何不想他》;同时在《同仇敌忾 保家卫国》篇章里,与其他团体合作大合唱《长城谣》《保卫黄河》。 以下是【纪念辛亥革命百年】新闻发布会的链接:http://www.torcn.com/News/deal/2370.html
Read More
Uncategorized
中央电视台 小崔说事 2011.4.24 — 百年清华 艺术同行 Part1 http://youtu.be/8mstSTXa7wQ 中央电视台 小崔说事 2011.4.24 — 百年清华 艺术同行 Part2 http://youtu.be/PkVsN1hZFAg 中央电视台 小崔说事 2011.4.24 — 百年清华 艺术同行 Part3http://youtu.be/rKNu6m9yuq8 中央电视台 小崔说事 2011.4.24 — 百年清华
Read More
Uncategorized
前晚和昨晚,凤凰卫视美洲台《鲁豫有约》播出了清华百年校庆特别访谈-《清华学子音乐梦》,宋柯、高晓松和水木年华做客节目现场。除了他们是清华校友,还因为高晓松是我的高中同学(好久没见了),所以看起来多了几分亲切。 上集: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uBLRgIhwvJQ/ 下级: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mQUVSHbpLKo/
Read More
Uncategorized
清华大学老校歌 西山苍苍,东海茫茫,吾校庄严,巍然中央,东西文化,荟萃一堂,大同爰跻,祖国以光。莘莘学子来远方,莘莘学子来远方,春风化雨乐未央,行健不息须自强。自强,自强,行健不息须自强!自强,自强,行健不息须自强! 左图右史,邺架巍巍,致知穷理,学古探微,新旧合冶,殊途同归,肴核仁义,闻道日肥。服膺守善心无违,服膺守善心无违,海能就下众水归,学问笃实生光辉。光辉,光辉,学问笃实生光辉!光辉,光辉,学问笃实生光辉! 器识其先,文艺其从,立德立言,无问西东,孰介绍是,吾校之功,同仁一视,泱泱大风。水木清华众秀钟,水木清华众秀钟,万悃如一矢以忠,赫赫吾校名无穷。无穷,无穷,赫赫吾校名无穷!无穷,无穷,赫赫吾校名无穷! 说实话,清华老校歌用了很多文言文,且引经据典,我不是都能看明白,包括很多字和词的出处。你呢?如果和我一样,你想了解其中的含义,可以从以下的百度链接得到解释:http://baike.baidu.com/view/515205.htm
Read More
Uncategorized
晒几张我的同学张磊在清华晚会现场照的相片。
Read More
Uncategorized
多伦多清华校友合唱团团长蔡红梅回北京参加校庆,并成为百年校庆晚会的一员。这是24日晚演出的录像,其中有她的歌声: http://zt.uusee.com/tsinghua100/2011/0425/2579.html 没能观看晚会直播的校友,也可以在此网站观看晚会其它节目。场面之宏大,远超央视“中华情”大型晚会。
Read More
百年华诞,李钦安
多伦多的4月寒意犹存,但是24日中午的士嘉堡天星餐厅却一派春意盎然。由清华大学南安省校友会发起的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大会在这里隆重举行。150多位两岸清华校友特地从南安省各地赶来参加大会。这中间包括91岁高龄的1944届老学长李钦安先生及从滑铁卢大学远道而来的2004届年轻校友冯光宇。还有两位1984届校友专门为此次活动赶来捐款500加元。 在主持人董洁和海东宣布开幕后,清华大学南安省校友会会长许长明为大会致开幕词。他首先欢迎大家在这个伟大的日子里欢聚一堂,共祝母校百年华诞。然后,他介绍了清华百年的成就与辉煌。清华不但塑造了众多的学术大师、兴业英才和治国栋梁,清华人“求知探真”的追求、“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学风以及“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更是百年清华的精髓与灵魂。清华的美名不但归功于一代又一代的良师,也归功于一代又一代学子的刻苦努力,同时归功于包括参加庆祝会在内的海内外广大校友。最后,他代表清华大学南安省校友会向母校百年树人、百年华诞致以热烈祝贺,向一代又一代的老师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向众多杰出校友们表示衷心的钦佩和祝贺。 接下来,主持人董洁和海东用幽默和风趣的语言带大家回顾昔日的校园生活。在一片欢笑声中,王平女士演奏的美妙葫芦丝及笛子乐曲,又将大家带到了遥远的东方。校友刘伟清唱了《驿动的心》,校友谭汀在苗晓云女士的阮伴奏下,演唱了歌曲《丁香花说我爱你》。校友李宝松为大家深情地表演了诗朗诵《青春的记忆》。期间,大屏幕上还播发了海东作词、多伦多清华校友合唱团团长蔡红梅与同窗好友蓬蔓演唱的MTV《我们大学的歌》。伴着优美的旋律,听着校友们动情的歌唱和朗诵,看着大屏幕播放的清华历史回顾片段,大家的的心仿佛又回到了那轻风拂柳的闻亭、暗香飘荡的荷塘、古朴大方的学堂和雄伟壮观的大礼堂。 除了校友们及艺术家的精彩纷呈的文艺表演,校友们还品尝了精致可口的自助佳肴。有的校友还自发上台讲述自己的大学往事,博得阵阵笑声和掌声。猜迷活动也为大会带来一个个小高潮,不但因为有的字谜与清华有关,而且送出的奖品让大家“你争我夺”。 大会在欢笑中结束。很多校友还迟迟不愿离去,有的在一起畅谈,有的在校旗前合影。清华人在这遥远加国的欢聚将永远留在每一位校友的心中。多年后当我们再回首,我们这些身在加国的清华人也曾为母校百年欢呼。 附:图片链接:http://www.flickr.com/photos/78797873@N00/sets/72157626568726518/ 媒体报道:加拿大新闻商业网http://newnews.ca/?action-viewnews-itemid-68012 轻松加拿大http://www.easyca.ca/news/bencandy.php?fid-11-id-7408-page-1.htm 城市电视http://www.talentvisiontv.com/program_archive_pop.php?f=240_1145.wmv
Read More
节目单,王力宏,李健,水木年华,高晓松,彭丽媛
清华大学百年校庆晚会节目单,有王力宏,李健,水木年华,高晓松,彭丽媛等。 http://blog.baby.sina.com.cn/s/blog_65ecb59a0100qn1d.html 另外,清华百年校庆一系列活动中,除了4月24日早上十点在人民大会堂举办的百年校庆纪念大会以外,规格最高的莫过于24日晚上的文艺晚会。校方为筹办文艺晚会,耗资3000万在主楼前方搭建了规模空前的临时舞台。请看:清华百年校庆舞台神速现形记。
Read More
唐森,梵净山
注:此文为77级校友唐森为纪念清华大学建校百年而写。 我的家乡梵净山 红云金顶入云端 云梯万步天路远 风雨飘洒几千年 我的家乡梵净山 鸟语蝉鸣水潺潺 一山千溪武陵源 群山巍巍雾缠绵 我的家乡梵净山.. 花漫桃源情浪漫 山歌飞来醉心坎 云卷云舒爱依然… 这首由毛阿敏新近唱出的家乡恋曲如实地反映了我家乡的美丽和宜人。我来自中国国家四大自然保护区贵州铜仁梵净山的太平河末端,沿着从梵净山脚的太平河到我长成的县城一路走来,那旖旎的风光如同一个三峡缩微版。弥足珍贵数量稀少的黔金丝猴,娃娃鱼和称为植物活化石的鸽子树和鸽子花便出自森林茂密,溪水淙淙,到处莺歌燕舞的佛教圣地梵净山原始森林区。 从1978年初离开到今天,33年一路走来,回首一望,弹指一挥间。家乡经过多年的开发,如今已象张家界一样成为中国国家新的4A级旅游区。2010年一 尊高达5米,耗用250公斤纯黄金和数千颗名贵珠宝、钻石、翠玉花费5.4亿精心敬造的世界最大弥勒金佛正式供奉于梵净山大金佛寺。这尊金玉佛像——金玉 弥勒正在那里召来八方游众,拜佛有真假,敛财肯定真,舍不得银子,套不住金子, 何况舍的是足金呵。 曾经中国人都认知的夜郎国贵州,如今因为旅游敛财的巨大功效,也被邻居湖南人抢夺夜郎地位的纠缠而变得纠结: 扔掉夜郎帽子固然好,可是那旅游业入账的真金白银谁不眼馋,于是乎为了捍卫21世纪的新夜郎地位,把官司还打到了国务院,这真可谓是此一时,彼一时啊。 “黔驴技穷”,“夜郎自大”是我们贵州对中国成语的当仁不让的贡献,如今想来,与交通不便,信息不畅,身居一隅,青山丽地,自得其乐有相当干系。 八十年代以前的夜郎国,虽山川秀美,但经济比当时已经很低的伟大祖国的平均水平还要低,农村一个壮劳力日进八分邮票的状况随处可见。尤其身居高山的农民,一家只有一条没有破洞裤子的家庭常听人提起。下乡干部到农村住大队长家的最豪华的待遇就是一床补过的竹炕席加上油渍麻花的脏被子,都不敢盖到胸部以上,太味儿了。 教育状况取决于经济发展水平,由于自小喜欢文娱,比较关注这方面的事情。记得直到1974年县文化馆才被分配到一把小提琴,而钢琴只是在电影“钢琴伴唱红灯记”里见过,升初中时进的是农业中学,许多教室的地面仍是泥地,常“甚嚣尘上”。 那个时候的幸福感更多来源吃一顿饱饭,整天饿细细地,象大米面粉称之为细粮的是肯定地缺,只能用像红苕(本地话红薯),洋芋(土豆),南瓜,荞麦,玉米, 冬瓜之类被称之为粗粮的东西作为补充,我一直纳闷当时怎么很少见有饥黄寡瘦营养不良的人出现,却原来它们是风里长雨里生现今而下被认为富有营养之宝物也,实实地歪打正着。 那时人们心中实际的最高理想是,农民转城镇居民,当工人(以为不当官也能领导一切),而我这样的县城小干部家的子弟,被父亲灌输的理想是当一个汽车司机(方便啊有某种特权和油水可捞,那时的美眉就喜欢嫁开车的)或是水电站的技术工人。 为了这份实际的最高理想,只上过两年私塾学堂的父亲弄了不少电子电气和机械技术的书放家里,其中一本“少年无线电”是对我影响一生的重要书籍之一,我一生喜好捣鼓大大小小的各种劳什子无不与它的启蒙相关。 那时候,由于夜郎国的闭塞,除了报纸,就只有电影带来一些外面世界的信息,求知欲旺盛的少年,在混沌中挣扎,除了知道今后要实现共产主义那个总觉得摸不着
Read More
Uncategorized
又一首校庆好歌。
Read More